深圳津合生物有限公司  
 
产品中心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联合维生素C的透皮递送系统开发

发表时间:2025-08-22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NADP?钠盐)作为参与细胞能量代谢与抗氧化的关键辅酶,与维生素 CVC)协同使用时,可通过增强抗氧化通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机制,在皮肤抗衰老、提亮肤色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然而,二者均存在透皮递送的挑战:NADP?钠盐为水溶性强极性分子,分子量较大(约 743 Da),难以穿透皮肤角质层;VC 则稳定性差,易受氧化、温度和 pH 影响,且同样存在透皮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开发二者的联合透皮递送系统需兼顾溶解度提升、稳定性保护及角质层渗透增强,以下从核心策略与技术方向展开说明。

一、递送系统的核心设计原则

协同增溶与稳定性保护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 VC 均具亲水性,需通过载体改善其在递送系统中的分散性,同时隔绝外界氧化因素。例如,采用 pH 缓冲体系(如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 5.0-6.0)维持环境稳定:此 pH 范围既能减少 VC 的氧化降解(VC 在中性偏酸环境中更稳定),又可提高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的溶解度(避免过酸或过碱导致的分子结构破坏)。此外,加入多元醇(如甘油、丙二醇)作为保湿剂与助溶剂,可通过氢键作用增强二者的溶解稳定性,同时降低皮肤表面张力,为后续渗透创造条件。

角质层渗透增强机制

皮肤角质层的脂质双分子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打开渗透通道。化学促渗剂方面,可选用低浓度乙醇(10%-20%)或萜类化合物(如薄荷醇):乙醇能暂时扰乱角质层脂质排列,增加其流动性;薄荷醇则可通过与角质层脂质相互作用,降低皮肤屏障阻力,且对水溶性分子的促渗效果更显著。物理手段中,纳米载体技术是重要方向,如将二者包载于脂质体或纳米乳中: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可与皮肤角质层融合,通过胞饮作用或融合作用将内容物递送进入表皮;纳米乳的油相内核与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角质层水化,进一步增强渗透效率。

二、典型递送系统的构建思路

纳米复合载体系统

以聚乙二醇(PEG)修饰的脂质体为载体,将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与 VC 共包载:PEG 修饰可减少脂质体与皮肤表面的非特异性结合,延长其在皮肤表面的滞留时间;脂质体的双分子层结构既能包裹亲水性的 NADP?钠盐(水相核心),又可负载部分 VC(脂质 - 水界面),实现二者的协同递送。此外,可在载体表面引入皮肤靶向肽(如 RGD 肽),通过识别表皮细胞表面受体,提高载体向真皮层的靶向递送效率,减少成分在角质层的浪费。

水凝胶缓释系统

以透明质酸或羧甲基纤维素为基质制备水凝胶,将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与 VC 分散其中:水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可缓慢释放活性成分,避免二者因瞬间高浓度导致的皮肤刺激,同时通过持续水化角质层,促进成分逐步渗透。为增强透皮效果,可在凝胶中复配低浓度尿素(5%-8%):尿素作为天然保湿因子,既能软化角质层、增加其通透性,又可与 VC 形成复合物,减少其氧化失活。

微乳-促渗剂协同系统

构建 O/W 型微乳体系,油相选用轻质液体石蜡,表面活性剂为吐温 80 与司盘 80 复配(HLB 8-10):微乳的纳米级粒径(10-100 nm)可通过角质层间隙渗透,油相成分还能溶解部分角质层脂质,增强屏障通透性。在此基础上,加入 0.5%-1% 的月桂氮?酮(化学促渗剂),其可插入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破坏脂质排列的有序性,与微乳协同放大渗透效果。同时,微乳的封闭性环境可减少 VC 与氧气的接触,进一步提升稳定性。

三、系统优化与评价指标

稳定性评价

通过加速实验(40℃、相对湿度 75% 条件下储存 30 天)监测系统中 VC 的保留率(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和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的含量变化,确保二者在储存期间的降解率低于 10%;同时考察系统的物理稳定性,如纳米载体的粒径分布、水凝胶的黏度变化等,避免分层或沉淀。

透皮效率评估

采用 Franz 扩散池模型,以离体皮肤(如猪耳皮肤)为屏障,测定一定时间内(如 24 小时)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与 VC 透过皮肤的累积量及渗透速率,目标是使二者的透皮量较游离溶液组提升2-3倍以上,且真皮层中的分布比例提高(减少停留在角质层的比例)。

皮肤安全性验证

通过皮肤刺激性实验(如兔皮肤斑贴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如 HaCaT 细胞活力检测),确保递送系统无明显刺激性,载体材料(如脂质体、凝胶基质)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与维生素 C 的联合透皮递送系统开发,需以 “增溶-稳定-促渗” 为核心,通过纳米载体、水凝胶或微乳等剂型设计,结合化学促渗剂与物理手段,突破皮肤屏障限制。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响应性递送系统(如 pH 敏感或温度敏感载体),实现活性成分在皮肤特定层次的精准释放,同时兼顾安全性与生物利用度,为皮肤护理领域的协同功效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本文来源于:深圳津合生物有限公司 http://www.oxsyns-n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