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津合生物有限公司  
 
产品中心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在冻干过程中的活性保持率

发表时间:2025-07-04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简称 NADP?钠盐)作为一种重要的辅酶类生物活性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磷酸基团、酰胺键等对温度、湿度、pH 值等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在冻干过程中需通过精准控制工艺参数以维持其活性保持率。

冻干过程主要包括预冻、升华干燥和解析干燥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操作条件都会直接影响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的活性稳定性。在预冻阶段,若降温速率过慢,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会形成较大冰晶,破坏其分子结构;而降温速率过快则可能导致局部过冷,引发溶质结晶不均。通常需将预冻温度控制在其共晶点以下 10-20℃,并采用梯度降温方式,使冰晶均匀生成,减少对分子结构的机械损伤,这是保障活性的基础。

升华干燥阶段是去除水分的关键环节,此时需控制真空度和升华温度。若真空度不足,冰晶升华速率减慢,物料长时间处于低温熔融边缘,可能导致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发生水解或氧化;而升华温度过高则可能超出共熔温度,引发物料塌陷,使内部水分难以完全逸出,残留的水分会加速分子降解。一般来说,此阶段真空度需维持在 10-30Pa,升华温度控制在低于共熔温度 2-5℃,通过平衡升华速率与分子稳定性,减少活性损失。

解析干燥阶段主要针对物料中结合态的水分,需适当提高温度以促进水分脱附,但温度过高会导致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的酰胺键断裂或磷酸酯键水解。通常解析温度需控制在 30-40℃,且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升华干燥时间的 1/3-1/2,以在彻底去除水分的同时,避免热损伤导致的活性下降。

此外,冻干前的预处理对活性保持也至关重要,例如,调整溶液 pH 值至中性(6.5-7.5)可减少酸碱环境对分子的破坏;添加适量的保护剂(如甘露醇、蔗糖等)能通过形成玻璃态基质,包裹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分子,降低冻干过程中的结构应力,进一步提升活性保持率。

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的冻干活性保持率通常可达到 90% 以上。但实际生产中,还需结合原料纯度、初始浓度、冻干设备的传热均匀性等因素进行微调。若原料中含有微量金属离子(如铁、铜离子),可能会催化氧化反应,导致活性下降,因此冻干前需通过螯合剂处理去除杂质;而初始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分子间聚集,影响冻干后的分散性和活性释放,一般建议将浓度控制在 5%-10% 范围内。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在冻干过程中的活性保持率是多个工艺参数协同作用的结果,需通过精准控制预冻速率、升华 / 解析条件,并配合合理的预处理措施,才能很大限度减少活性损失,确保冻干产品的生物效能。

本文来源于:深圳津合生物有限公司 http://www.oxsyns-n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