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NADP+)是一种重要的辅酶,在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固定化酶反应器生产NADP+具有诸多优势,以下是其具体的生产过程及相关原理:
一、固定化酶的制备
选择合适的酶:催化合成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一钠盐的关键酶是NAD激酶(NADK),它能够在ATP和底物之间起到催化作用并转移磷酸基团,将NAD+磷酸化生成NADP+。
基因工程改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如设计引物利用高保真酶从大肠杆菌基因组中扩增NADK基因,然后将其与合适的载体(如PET42-CBD骨架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再将重组载体转化到宿主细胞(如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使其能够表达NADK。
固定化方法:将表达后的NADK酶进行固定化,常用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包埋、交联、共价结合等,例如,可利用纤维素作为载体,纤维素价格低廉、细度符合要求,NADK酶通过与纤维素结合域(CBD)融合表达,能很好地与微晶纤维素形成固定化酶。也可以将其固定在环氧型酶载体上,获得高活力的固定化酶。
二、固定化酶反应器中的反应过程
底物供应:以NAD+和偏磷酸盐为底物,在二价金属离子的存在下,将底物溶液通入固定化酶反应器中。二价金属离子可以促进酶与底物的结合,提高反应效率。
酶催化反应:当底物溶液流经固定化酶反应器时,固定化的NADK酶会催化NAD+与偏磷酸盐反应,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NAD+上,从而生成NADP+。反应通常在一定的温度(如20-40℃)和pH值(如6.0-8.0)条件下进行。此外,还可联合使用焦磷酸水解酶与NADK酶,发挥协同催化作用,进一步提高NADP+合成的转化率。
产物分离与纯化:反应完成后,含有NADP+的产物溶液从反应器中流出。由于固定化酶不溶于反应体系,可通过简单的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其与产物分离。之后,再通过进一步的纯化步骤,如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的NADP+产品。
三、固定化酶反应器生产NADP+的优势
重复使用性:固定化酶可以重复使用多次,而酶活损失率较低,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酶的制备成本和时间。
稳定性高:固定化后的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能够抵抗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等)的变化,从而保证了反应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产物纯度高:与游离酶催化相比,固定化酶催化反应的副产物少,产物得率高,反应液澄清,可极大降低后处理压力,提高产品的纯度。
易于实现连续化生产:固定化酶反应器可以与其他单元操作(如底物供应系统、产物分离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连续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文来源于:深圳津合生物有限公司 http://www.oxsyns-nad.com/